原创 沈腾马丽的《抓娃娃》戳中大多数父母的痛点,你看懂了吗?

分类:综艺 /作者:/ /469 阅读

逗笑观众,引爆票房,暑期档真正的王炸,来了!!

欢乐幽默的喜剧风格,寓教于乐的内涵表达,沈马组合十年合体的情怀满满,家庭故事与生活细节的共情传达,社会议题与现实思考的有力融合,都让沈腾和马丽主演的《抓娃娃》拥有了点燃暑期档的强力基因!

它的好笑、松弛、反差喜感、讽刺底色,还有它的现实肌理与思辨内核,足以让大家在影院欢乐开怀、彻底放松、笑着感动、乐着思考!

说实在的,当我得知沈腾和马丽再度联手出演喜剧的时候,就抱有强烈的期待。

因为“沈马组合”带来的喜剧效果,我们都深有体会。

而沈腾和马丽在银幕上的首度同框,距今已经近十年!

从《夏洛特烦恼》、《羞羞的铁拳》,到《我和我的家乡》、《我和我的父辈》、《独行月球》,不管戏份是多是少,他们总能带给我们欢乐的体验。

这种欢乐的体验,延续到了如今这部电影《抓娃娃》。

它是一部让人笑、让人思考的好作品。

那么,它的好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

以及,为什么沈腾和马丽总能让我们开怀大笑?

在我看来,有五个重点,值得关注!

一、轻松巧妙的故事构架,奠定欢乐好笑的基础

《抓娃娃》在故事层面的设定就很有意思。

马继业生在一个穷苦家庭,奶奶常年卧病在床,父母日日外出打工,一家人吃穿用度崇尚勤俭节约,鼓励孩子吃苦耐劳、努力好学。

同学们多半豪车接送,马继业却要靠捡瓶子贴补家用。

但实际上,马继业目之所及的贫穷都是假象!

他的父母其实是身家过亿的富人。

他们之所以搬出豪宅住进小破屋,过着看起来贫寒艰苦的日子,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并考上好大学。

真富有变假贫穷,富爸妈穷养娃。

如何让培养计划顺利进行?

如何防止假装的事物不被穿帮?

如何真正做到让孩子顺着父母的心愿成长?

这样的故事构架,本身就具备了强烈的戏剧冲突。

在创作团队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控之下,影片的故事被叙述得流畅而完整。

加上诸多轻松、巧妙、有趣的细节设计,让整个故事有了密集的笑点,奠定了欢乐好笑的基础。

二、极致的戏剧冲突,带出反差喜感

如前所述,富爸妈穷养娃的设定里,包含了真与假、富与穷、真相与谎言等极致的戏剧冲突。

这类冲突带出了大量反差产生的喜感。

马继业的父亲马成钢和母亲春兰,家境富足却要假装贫穷,在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,出门开豪车住豪宅一身老总气派。

平日里卧病在床的“奶奶”,实际上是知名教育家“李老师”。马继业在家的时候,她在床上不方便动弹;马继业不在家的时候,她就下床身轻如燕还能三步上篮。

看似妈妈精心烹制的一日三餐,实则是专业厨师帮忙;看似寻常的跑步上学,实则都有保镖守护和观察;看似一次普通的外国人问路,实则练习的是英语口语。

就连进书店买书,邻居洗衣服、择菜洗菜等等生活细节里,都包含了引导学习和灌输知识的教育用意。

在穷养娃的设定下,原来一切的艰苦都是假装!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防止穿帮。

在露出马脚与及时圆谎的反复交织中,制造出啼笑皆非的反差喜感。

比如姥姥姥爷看马继业那段:一边是千方百计想给外孙好的,一边则想尽办法阻拦,双方上演的就是“露馅”和“补救”的斗智斗勇,引发全场大笑。

还有马继业冲到别墅去找“有问题”的妈妈,把马成钢夫妇急得吓一跳,临时和家里的保洁员互换身份。

看着衣服和行为都很不搭的“沈马组合”,搭配妙趣横生的台词和表情,整个极致反差感带来的喜剧效果,直接让全场观众乐不可支。

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搞笑桥段,很值得大家去笑着体会。

三、家庭故事里的情感描绘,引发共情与触动

尽管《抓娃娃》的故事带有很强的讽刺性与批判性,但其讲述的家庭故事所包含的一些情感细节,却具有引人共情和触动的力量。

马成钢夫妇对儿子的培养方式或许值得商榷,但他们对儿子的爱却是真挚的。

一家人虽然过的苦日子是假装的,但那种开心和温暖却是真实的。

马继业虽然在得知真相之后选择了属于自己的反抗方式,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对亲人的情感却是真诚的。

在失去“奶奶”之后,马继业那种内心的悲伤反映了他对亲情的重视。

特别是他在“奶奶”追悼会上的情感流露,一度让“奶奶”激动不已。

虽然这段戏制造了不少笑点,却也包裹了令人动容的泪点。

包括马成钢最后喊马继业回家吃饭的举动,其实也包含了一种挣扎的父爱情感。

当我们试着去体会人物的情感时,我们可以收获到共情与触动。

四、关乎社会现实议题的内核,很有力量

一部优质的喜剧,除了有好笑的基础之外,常常还带有对社会现象和人类本质的洞察。

《抓娃娃》的故事虽然铺陈了如此这般的喜剧元素,但它内里所探讨的,则仍然是关乎亲子教育的现实议题。

马成钢给儿子马继业制定的培养计划,的确包含了培养其所谓“正确价值观”的因素。

但,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呢?

这其实也没有标准的答案。穷养与富养,皆有利也有弊。

马成钢的培养计划最终被马继业识破并反抗,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他这种教育观念的不足之处。

仔细回想,我们会发现:马成钢的培养计划其实有着传统东亚教育观念的特点。

他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,而是以父亲的角度出发,去安排甚至控制儿子的成长与人生发展。

他的诸多举动看似是寄托了一种望子成龙的心理,实则是将自身理想的遗憾绑架在了孩子身上。

马成钢最后阶段的一句台词是影片的点睛之笔。

他说“你觉得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,你何尝不是操控了我们的人生?”

马继业在得知真相之后所做的选择,彰显了他对这类控制的反抗

可以说,《抓娃娃》的内核是反PUA。

它是以笑的方式刺中了“东亚教育”观念的痛点。

它的讽刺性与批判性,足以引起观众的反思。

五、“沈马组合”的再度联手,才是最强杀招

毫无疑问,沈腾和马丽的再度联手,是吸引大量观众关注和观看《抓娃娃》的重要原因。

当我们讨论“为什么沈腾和马丽总能让我们开怀大笑?”时,我会想到以下三个因素:

首先,沈腾和马丽都很有喜剧表现力。

沈腾抛出的笑梗,马丽能稳稳地接住;

马丽抖出的包袱,沈腾能巧妙地放大!

二人有着良好的化学反应,能够很好地将角色的喜剧特点呈现出来,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和鲜活,由此带来深入人心的欢乐效果。

就像他们在《抓娃娃》里面演绎的马氏夫妻那样,一来二去的,很轻松地就将喜感表现了出来。换成别的演员来演,真就会少了很多味道。

其次,“沈马组合”有着很高的默契度。

众所周知,沈腾和马丽的合作由来已久。

从演话剧到演小品再到演电影,他们通过多部作品建立起深厚的合作基础。

彼此非常熟悉,由此也就有了很高的默契度,两人的配合与互动就会更加自然、顺畅,观众也会对他们的合作赋予更多的信赖。

你看《抓娃娃》的幕后花絮就能体会到,“沈马组合”是真的很有默契,两人演绎的角色自然也不会让人失望。

最后,沈腾和马丽都有着不错的观众缘。

他们不仅能在戏内带给观众欢乐,在戏外也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口碑。

因为他们都是那种认真、低调、谦卑且聪明的人,能收获大量观众的好感。

当“沈马组合”再度在《抓娃娃》里聚首,就像老友重逢一般,满足了观众“爷青回”式的情怀。

沈腾饰演的马成钢,马丽饰演的春兰,都有着令人捧腹的美妙时刻。

他们二人对角色的准确刻画以及强大的喜剧表现力,很好地增强了影片的喜感。

我们完全可以说,“沈马组合”的再度联手,才是《抓娃娃》的最强杀招!

大家不妨走进影院,去好好感受一下“沈马组合”的魅力,好好感受一下《抓娃娃》带来的欢笑与思考。

PS:文字为作者原创,图片均源于网络。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

Copyright © 2024 天美影视-最新电影、热门影视剧、短剧大全高清免费在线观看(www.xcsenhaimuye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

顶部